短链脂肪酸
动物体内短链脂肪酸(SCFAS)主要由膳食纤维、抗性淀粉、低聚糖等不易消化的糖类在结肠受乳酸菌、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发酵产生,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短链脂肪酸具有调节血糖、药物控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肠道菌群等作用。
在植物内,短链脂肪酸是重要的风味物质及营养物质,如在烟草的香味、吃味中起重要作用,在青储饲料中,乙酸等短链脂肪酸含量影响饲料适口性及易消化吸收的程度。
送样量
样品类型 | 送样量 |
粪便 | 100 mg |
肠道内容物 | 200 mg |
动物组织 | 200 mg |
植物组织 | 50 mg |
血清 | 200 μl |
细胞 | 10^7 |
细胞上清 | 1 ml |
TSQ 8000 EVO
主要技术指标 质量数范围:1.2-1100amu 灵敏度EI SRM:100fg OFN,S/N≥8000∶1(m/z271.99→240.99,0.7Da FWHM) EI FS:1pg OFN,S/N≥1000∶1(m/z271.99→240.99,0.7Da FWHM) 最低检出限:IDL≤4 fg OFN(连续8次进样,峰面积精度在99%置信水平下,检出限小于4 fg)分辨率:0.4-5 amu可调 扫描速度:≥13000 Da/秒,≥300个MRM/秒 动态线性范围:>107 质量轴稳定性:+/-0.1amu 48 hours
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