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在线表单

  • 提交

  •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取消
    确定
图片展示

TPJ|中棉所朱荷琴研究员团队揭示钙调蛋白GhCaM7调控棉花抗黄萎病的作用机制

浏览: 发表时间:2023-05-17 17:16:31


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长过程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培育并推广抗病品种是棉花黄萎病防治的最经济有效途径,但由于陆地棉缺乏高抗黄萎病种质资源和亲本材料,育成的大多数品种抗病性较差,加上寄主与病菌之间强烈的协同进化关系,新育成品种抗病性很快丧失。因此,筛选挖掘抗病靶标基因对提高陆地棉黄萎病抗性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朱荷琴研究员团队与石河子大学孙杰教授团队联合开展了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的研究,发现钙调蛋白GhCaM7能够与渗透蛋白GhOSM34相互作用,GhCaM7蛋白的乙酰化能够显著增强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为通过生物育种手段改良棉花黄萎病抗性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点。相关研究成果以“Acetylation of GhCaM7 enhances cotton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dahliae ”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IF="7.0912,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该研究通过蛋白质翻译后乙酰化修饰组分析,发现GhCaM7在大丽轮枝菌侵染时被乙酰化,进一步研究发现GhCaM7能够与渗透蛋白GhOSM34相互作用,且GhCaM7乙酰化修饰位点突变后减弱了其与GhOSM34的互作关系。在感知到病原菌侵染后,GhCaM7作为次级信使与Ca2+结合,通过激活JA、ROS和MAPK途径以及改变细胞渗透势增强棉花对黄萎病菌的防御反应。该研究为解析GhCaM7蛋白乙酰化网络,钙调蛋白和茉莉酸及ROS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TPJ|中棉所朱荷琴研究员团队揭示钙调蛋白GhCaM7调控棉花抗黄萎病的作用机制
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长过程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0

电话:400-863-8520

邮箱:market@bestofbest.top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江苏生命科技园D7栋15层

总公司-南京瑞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关于维百瑞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维百瑞公众号

版权所有:南京维百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4618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472号

 

在线咨询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400-123465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扫一扫二维码
二维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400-863-8520;025-57671761
E-mail地址
market@bestofbest.top
二维码
二维码
扫码关注
在线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